Research

Historian Zhu Wenzhe (朱文哲) on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during the late Qing period

Posted on

“夷”与“满汉”:晚清民族主义起源探微

朱文哲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2016-02-19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基本信息
内容提要:清初,满洲皇帝通过建构“满洲共同体”,消解了传统的“夷夏之辨”。鸦片战争期间,“外夷”入侵又冲击了清前期判别“夷”“夏”的准则和“夷夏之辨”的内涵,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夷夏之辨”模式认知“世界”的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夷”被以条约的形式禁止,阻塞了传统“夷夏之辨”对西方列强的认识。不过“夷”在晚清的运行轨迹却因为这种阻塞发生了转变:指称更加明晰,内涵趋于僵化。清末满汉之争日趋激烈,“夷”又转为“满清”的象征符号,“夷夏之辨”再起并与西方传入近代民族主义相“会通”,形成“外拒白种,内覆满洲”的民族主义。“夷”之地位与内涵的转换是晚清民族主义内涵多歧的重要原因。关键词:晚清;民族主义;满汉;夷作者简介:朱文哲,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Zhang Xiaohu (张小虎) on archaeology and morality

Posted on Updated on

考古学中的伦理道德

—-我们该如何面对沉默的祖先

张小虎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2016-02-20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基本信息
内容提要:20世纪初,以研究古代社会为目标的科学的考古学传入中国。在认识早期中国历史的过程中,考古学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其发掘、研究过程中,考古学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古人类遗骸以及如何对待的问题。在考古学的科学研究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古人类遗骸之间,两者存在着科学与伦理道德(人文)难以和谐的矛盾。除了科学研究外,面对创造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祖先(古人),考古学家是否需要考虑给予他们最低程度的尊重与人文关怀?在尊重古人与科学研究之间如何平衡,尚需要考古学家的进一步探索。关键词:考古学  伦理道德  祖先  科学  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张小虎,陕西人,北京大学环境考古学博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文章来源:《西部考古》2012年刊。

致谢:感谢作者授权平台发布此文!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hilosopher Cao Feng (曹峰) on the methods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in view of excavated documents

Posted on

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刍议

曹峰

来源:文献学与思想史2016-02-12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后台君按:今天是大年初五,俗称“破五”,从今天起,各行各业的人们又开始新一年的忙碌,我们节后第一篇一起来读曹峰教授关于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思考,欢迎大家交流讨论。另外还有一则4月10日截稿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学术文化研究新境”研讨会资讯。

内容提要:出土文献促使我们反思过去研究方法中存在着的问题,但这种问题并不是简单地依靠反“疑古”,反“默证”就能解决。无论是“疑古”或“走出疑古”,使用“默证”或反对使用“默证”,其背后的思维方式都和20世纪进化主义立场和实证主义研究法有关。出土文献给予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意义在于:第一,促使我们反思过去进化主义加实证主义背景下研究方式的弊端。第二,使哲学史进一步还原为思想史,使文史哲重新归结为古典学。今后的研究应该特别注意论据的客观性、结论的有效性、反证的可能性、把握的分寸感,以及对多元结论的宽容心、对正确结论出现的耐心、对大体系大构建之危险性的警惕心。

关键词:出土文献/思想史/进化主义/实证主义

简帛研究成为一门显学,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郭店楚简问世之后。20世纪70年代之后虽然有银雀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睡虎地秦简等世界性重大发现,但毕竟专注于此的学者少,研究的成果少,对中国学术史造成的影响也小。郭店楚简问世之后,简帛研究已毋庸置疑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新材料开始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为今后的长期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和思想史相关者,除郭店楚简外,还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岳麓书院藏秦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北京大学藏汉简秦简等极为珍贵的发现。除郭店楚简已全部发表外,其它均尚未全部问世,或尚未正式公布。第二,新材料的时代跨度更大,书写时代从战国时代一直延伸到汉代,和马王堆帛书等过去的材料相配合,新的简帛资料在时间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连续性。而这些简帛资料最初创作的时代或其内容所反映的观念应该更早。而且这些材料有些正好处于传世文献的缺环,因此意义格外重大。第三,涉及的领域更广。马王堆汉墓帛书堪称汉初百科全书,最近出土的文献同样具有传世文献所不具备的现实感、生动性和复杂性,但时代更早,难以解释的现象也更多见。第四,引发的讨论更多。借助郭店楚简等最新出土文献,加上马王堆帛书等尚未开发穷尽的出土文献资源,使一系列新的、过去无法想象的论题得以成立,如孔孟荀之间的儒学展开、孟学和荀学的源头,老庄之外的道家轨迹、黄老思想的早期面貌、墨家的异端思想、从《易经》到“易传”的传承和谱系,多种多样的宇宙生成论、重视自然之情的人性论,数术方技和阴阳五行思想与社会政治和民众生活的联系,等等。由此而被激活的或引发出来的研究课题有学派判别、经典确认及其文本演变的问题、天人关系论、儒道关系论、齐鲁文化关系论、传世文献价值的再评价乃至“疑古”和“释古”关系的大讨论,等等。可以说,简帛文献为哲学史思想史拓展了新的线索,为古典学的新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Xu Hong (徐泓) on the New Qing History debate

Posted on

“新清史”論爭:從何炳棣、羅友枝論戰說起

徐泓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2016-02-22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and here.
内容提要:“新清史”論爭起於1990年代中期,羅友枝對何炳棣《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的批評及何炳棣的反駁,隨後,西方學者分別就研究立場、運用史料及論爭議題核心—“漢化” 問題,開展論爭。2000年以後,隨著論爭相關論著的陸續的譯介,兩岸史學界也加入論爭,論爭劇烈而白熱化,甚至有意氣之爭的現象。本文從論爭的緣起、西方學界的論爭及其後論爭再興於兩岸,論述“新清史”論爭的歷史,厘清“新清史” 論爭之重點,點明論爭之政治性質,呼籲參與“新清史”論爭謹守學術規範,回歸學術本質,避免非學術意氣之介入。关键词:新清史;何炳棣;羅友枝;歐立德;漢化;汪榮祖;滿族中心論作者简介:徐泓,男,福建建陽人,廈門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臺灣暨南國際大學退休榮譽教授,歷史學博士。

文章来源:本文原刊登於《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第1 期,頁1-13。

致谢:感谢作者授权平台发布此文!

说明:本文经徐泓先生重新校订,改正了公开刊出时的错别字。

本期值班編輯:望月懷遠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Yu Xinzhong (余新忠) on the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of current research on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Posted on

当今中国医疗史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余新忠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2016-02-24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基本信息
作者简介: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  余新忠文章来源:《历史研究》2015年第2期致谢:感谢作者授权平台发布此文!

本期值班编辑:    小 杨
正文
如果年轻的学者能掌握更多有利的分析工具、史料,坚持地走下去,未来的医疗史研究就可建立在更深厚的描写与分析上,逐步向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天找到医疗史的真正活力所在,也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古近代的中国文明。那时,研究其他文明医疗史的学者,也不得不参考中国医疗史的著作。相信有一天,中国医疗史会真正从“过去的另类”成为“未来的主流”。[1]这是梁其姿教授在其《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一书自序中写下的文字。从中,梁教授不仅表达了她对中国医疗史研究未来的评估与愿景,也间接地点出了目前这一研究尚存在种种的不足和问题。当今中国的医疗史研究,诚如梁教授所认识的那样,乃问题与希望并存。 

一、“内外”交困:中国医疗史研究的困境与问题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Peng Gang (彭刚) on the memory tu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history

Posted on

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记忆的转向”

2016-01-04
彭刚

史学研究


【文章来源】《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2期。

【摘要】西方史学理论自19世纪以来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不断发生范式转换的过程。大约从本世纪初开始,西方史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旨在调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所谓后-后现代主义阶段。史学理论家已经在盘点后现代主义的后果:哪些方面仅是昙花一现,哪些方面具有永久的价值。”历史记忆”(也许还有”历史叙事”)就是此类具有持久意义的论题。它既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统一性追求多元性的必然结果,也因其排斥语言的经验在场性而可望成为后-后现代主义阶段进一步探讨的话题。彭刚教授在综合批判各种相关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口述史实践和古今中外的大量例证,对历史与记忆之间、记忆与真理和正义之间的复杂纠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作者看来,受当下关切、文化传统、社会体制、政治权力和语言驯化等因素的制约,记忆不免具有重构和诠释的特性,但也不应因此而全然否认其通向真实过往的可能性。此外,在利用记忆伸张正义和实现政治目标之间也需作谨慎的处理和把握。我们期待更多学者参与有关历史记忆问题的讨论。

【作者单位】彭刚,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关键词】 史学理论;历史书写;历史叙事;在场性;口述史;现代史学;政治目标;元性;核心论题;历史过程;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see here.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s Chen Hongmin (陈红民) and He Yangming (何扬鸣) on 60 years of research on Chiang Kaishek

Posted on

陈红民、何扬鸣︱蒋介石研究:六十年学术史的梳理与前瞻

2016-01-06
陈红民、何扬鸣
学术月刊

【摘 要】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中国大陆对他的研究与当时的政治发展、学术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1978年之前,以陈伯达的《人民公敌蒋介石》一书为代表,对蒋介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与批判。1978年之后,伴随着荣孟源的《蒋家王朝》、宋平的《蒋介石生平》、杨树标的《蒋介石传》、王俯民的《蒋介石传》等著作的出版,对蒋介石的研究开始了从“为政治服务”向“学术研究”的转型。199O年之后,以严如平、郑则民合著的《蒋介石传稿》,张宪文、方庆秋主编的《蒋介石全传》为代表,对蒋介石的学术探讨走上了正轨。进入新世纪后,对蒋介石的研究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有了长足发展。展望未来,对蒋介石的研究仍是挑战与机遇同在。学者们需要利用目前宽松的学术环境与新史料开放的机遇,刻苦工作,努力找寻到“接近真实的”蒋介石。

【关键词】蒋介石研究 学术史 回顾 展望

【作者简介】陈红民(1958一),男,山东省泰安市人,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史研究;何扬鸣(1957一),男,浙江省杭州市人,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新闻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新闻史研究。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see here.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Zuo Yuhe (左玉河) on historical memory, historical narration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oral history

Posted on

左玉河︱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

2016-01-06
口述历史

 

【作者简介】左玉河, 河南大学黄河学者、历史文化学院暨近代中国研究所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口述史。

【文章来源】《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4期,第9-21页。(选用时未保留注释,请以刊物发表为准)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see here.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Gao Yi (高毅) on the violent gene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and its French background

Posted on

“以法为师”,中国革命传统中的暴力基因

高毅

来源:经济观察报书评2015-12-21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来源=《二十一世纪》

革命总是暴烈的,必然要诉诸血腥的暴力。这种暴力尽管很野蛮很残酷,事实上也会给许多无辜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在革命者看来却是为实现更好的生活所必须承受的一种牺牲。所以,革命者一般都会毫不犹疑地认可革命的暴烈性。如毛泽东所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但历史也告诉我们,不同国家的革命,尽管都很暴烈,却在暴烈的程度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法国大革命就比英国或美国革命暴烈得多。实际上,法国大革命的暴烈性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以至于言之”惨烈”都不为过。然而也正是这种”惨烈”,赋予了这场革命一种引人注目的经典性,同时也是其世界性影响远远强于英、美革命的重要原因,尽管后者在推动现代世界的成长方面也有同样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性影响主要是通过其政治文化的传播而产生的。在受到法国革命政治文化影响的案例中,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肯定是非常突出的2,尤其是中国革命非同寻常的暴烈性和长期性,使其带有一种和法国革命极为相似的政治风格。我们都知道,在二十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革命”在中国都被看作是一种绝对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这情况和法国大革命十年期间(1789-1799)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在中国革命者看来,”反革命”不仅是一种无耻的行为,而且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即使在中国革命者已经分裂成两个势不两立的阵营之后,这个观念也没发生任何变化,并还将长期盛行。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Lü Jie (吕杰) on “Late Imperial China”

Posted on

“晚期帝制中国”考

吕杰

来源:明清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2015-12-28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1985年6月,一批从事中国清史问题研究的西方学者们像往常一样从自己的信箱中收取美国清史研究会(Society for Qing Studies)主办的《清史问题》(Ch’ing-Shih Wen-T’i)杂志。但是,令他们吃惊的是,杂志居然改名了,“晚期帝制中国(Late Imperial China)”这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然而,为什么要改名呢?是学术内部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外部环境变迁的不可逆转?让我们首先看一看编者们的回答。

在这一期杂志的前言页中,新任主编李中清(James Lee)和费侠莉(又译傅乐诗)(Charlotte Furth)合写了一封“新主编的信”。在信中,他们指出,采用新的名字是基于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读者群,把一些非清史方面的研究专家也包括进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明采用一种更为有机的分期,要比在王朝框架下探讨清代更为可行。此外,两位编者希望以此为契机,来促进学者对清代社会和文化进行一种长时段的研究。

由此可见,在李中清和费侠莉的眼中,杂志更名主要是考虑到学术自身的发展趋势,期望从长时段的角度出发,把清史置于一种更为广阔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是为了扩大杂志的受众面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策略。但是,如果我们把这次更名看成是一起学术事件的话,就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更名事件的表层原因上,而应该将其置于美国中国学发展史的脉络中进行考虑,充分发掘事件背后所包含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


▲李中清教授(James Lee)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Ma Yong (马勇) o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state

Posted on

抗战与民族国家重构

马勇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7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年12月23日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这场战争不论怎样计算,其规模、牺牲均为中国历史之最。即便从人类历史说,单纯的国对国的战争,其规模、牺牲超过这场中日战争的,也不是很多。中国人为此付出巨大代价。这场战争也给中国历史带来巨大转变,战争前后的中国,具有完全不同的情形,有些变化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不断扩大其内涵的族群,是一个包容无限的文明体,周边族群因为政治、经济、军事特别是文明差异,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接受主流文明熏染,中国文明的边疆在周边族群相继加盟中不断扩大着自己的边长。所谓“中国”,自远古时代黄河中下游一隅发展到今天的四至,表明中国文明具有不可思议的包容力。中国文明一方面以主流文明深刻影响周边文明的进程,另一方面大度接纳周边文明的进入。从历史的观点看,今天的中国文明早已没有什么纯粹,不要说早期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成为中国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便后来与中国文明对接的所谓“胡人”,他们不仅接纳了中国文明的有益成分,而且以自己的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今天所有带有“胡”字的词组,诸如胡萝卜、胡椒、胡桃、胡琴、胡床等,都是胡人奉献给中国文明的。

 

在近代之前,中国还不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文明对周边的扩展,主要依靠主流文明对周边文明的落差,以主流文明吸纳周边文明,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以夏化夷”。

 

当然,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并不都是“以夏化夷”,并不都是中心主流文明同化非主流的周边文明。有时候,甚至很多时候,情况刚好相反,是周边文明深刻影响了中心主流文明,而中心主流文明坦然接纳了这些非主流的非中心文明,才使中国文明的内涵不断丰富,历史才有可能绵延久长。一个不能接纳异样文明的文明肯定不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伟大文明之所以伟大,主要在于其具有很不一样的包容心胸。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Zhang Hongbin (张洪彬) on the crisis of the theodicy of the belief in the Heavenly Way

Posted on Updated on

天道无德,人道自立

——从《天演论》看天道信仰的神正论危机

张洪彬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2015-12-15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原刊信息】《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0期。

【摘要】 作为天道信仰中的终极存在,天既是万物之所以然,又是万物之所当然,融事实与价值为一体。透过严复《天演论》可以看到,经历近代科学的淘洗,天大体丧失了价值意涵,不足以成为世俗道德秩序的效法对象。严复借助社会契约论和经济学等思想资源,重新为世俗道德秩序确立了根基——人的自利本能。从而把价值源头由天转换为人,证成了人的自我立法。【关键词】天道 天演论 德性 神正论 天人之变

【作者简介】张洪彬,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

【致谢】感谢作者授权平台发布此文!

【说明】此文为完整版,公开发表时有删节。

《天演论》这部处于古今中西之争的十字架上的中心位置上的巨著,开启了中国思想史的现代性时刻,对现代中国的思想和实践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非常精彩地体现出严复对古今之变的核心问题——“天人之变”的理解和回应,从中可以管窥中国本土思想传统的现代嬗变。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Xiang Yannan (向燕南)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cs and History during the Song and Ming period

Posted on

从“荣经陋史”到“六经皆史”

——宋明经史关系说的演化及意义之探讨

向燕南

来源:经学文献微信公众号2015-12-23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摘要

经史关系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学术史的重要论题之一。但是宋以前并未见“荣经陋史”的观点。宋代以后,理学形成并发展,其中,以二程和朱熹等为代表的理学家,吸收佛教华严宗尤其是华严禅的理事说的理论,逐渐系统了其以抽象超验之“理”为本体的二元世界观的理学体系,并以“理一分殊”的观点来解释外在之普遍天理与具体之芸芸事物的关系,从而形成其“荣经陋史”、“经精史粗”的经史关系观。入元,在和会朱陆、调和心理之学术倾向的影响下,对经史关系的看法中,开始出现一些抬高史学的言论。明代中叶是经史关系观转捩的重要时期。王阳明以心说理,将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统一于具有道德渊薮和本体意义的“心”中,提出“事即道,道即事”,特殊体现普遍,普遍内在于特殊的观点,并在此思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五经亦史”、“六经吾心之记籍也”的经史关系思想,对后来“六经皆史”说的普及,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表现:一、促进了史学的自主意识;二、促进了对经学的史学研究。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1978-2014

Posted on Updated on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 1978-2014

程霖 张申 何业嘉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2015-12-16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and here.

【致谢】感谢作者授权平台发布此文!


【内容提要】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演变、学科体系建设、代表性成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学科历经奠基、创建和发展三个阶段,在通史性著作、人物思想研究、分支学科专门史研究和各种专题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然而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尚不够成熟,在历史分期、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体例与线索及研究方法等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这些也构成了学界今后应着重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 研究 发展演变 学科体系 代表性成果

【作者简介】 程霖,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何业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BJL010)和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阶段成果。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3期。

【说明】本文与原文略有出入,如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是研究和总结1949年以来中国各种经济思想与经济理论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的学科。与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史相比,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出现较晚、同时又发展较快的一个分支学科。对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将有助于推进其进一步的发展。但目前该类研究十分薄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述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总体发展状况的论文有所涉及,却十分简洁且不成体系[1],专题性研究尚付阙如,这为本文提供了置喙的余地。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Luo Jianqiu (罗检秋) analyzing the late Qing, early Republican discourse on “civilization” (文明)

Posted on

清末民初知识界关于“文明”的认知与思辨

罗检秋

来源:鸣沙微信公众号2015-11-26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编者按
  近代意义上的“文明”一词在晚清流播于中国,不仅是学术概念,而且本质上是在西方背景下建构起来的近代话语。无论是社会层面的文明风尚,还是文明观念,均夹杂着偏颇、异化情形。“文明”话语不仅偏重于形质而忽略了精神,而且本身内容泥沙俱下,带有意识形态的工具化特征。
  “文明”一词一般指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状态相对高级的水平。但这一定义显然属于通俗说法,尚不能揭示该词的历史和思想蕴涵。作为带有社会属性的概念,“文明”的历史情形比较复杂。近代文明概念在其发源地欧洲也几经变化,它从18世纪中期侧重于上流社会生活的礼仪和教养,到19世纪早期用来概称与野蛮相对立的社会状态,从而呈现出意识形态色彩。
  在中国,“文明”和“文化”也是古老的词汇,而在近代被赋予了新义。近代意义上的“文明”和“文化”均在晚清流播开来。比较起来,20世纪初年“报刊使用‘文明’这个词要比使用‘文化’一词为多”。这种差异显示了两者对于社会生活的不同重要性,蕴涵了一定的思想史意义。近代西潮骎骎东来,19世纪前中期还以“夷”、“洋”标识的西器西俗,至清末则成为“文明”的象征而风行于世。“文明”引领着都市社会的生活时尚,也是思想领域的价值尺度。它不仅是学术概念,而且本质上是在西方背景下建构起来的近代话语。事实上,无论是社会层面的文明风尚,还是文明观念,均夹杂着偏颇、异化情形。文明话语不仅偏重于形质而忽略了精神,而且本身内容泥沙俱下,带有意识形态的工具化特征。……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Li Hongtu (李宏图) on the paradigm change in research on European history of ideas

Posted on

欧洲思想史研究范式转换的学术路径

李宏图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2015-11-25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致谢】感谢作者授权平台发布此文!


【原刊信息】《世界历史》2015年第2期。

【摘要】在西方学术界,一直具有重视思想史研究的传统。通过对思想史研究学术史的考察可以发现,长久以来,虽然思想史研究一直是欧洲学术界重点研究的领域,但还没有真正形成“历史性”的考察。20世纪80年代,“剑桥学派”的兴起才改变了这一研究范式。与此同时,以昆廷·斯金纳和德国的考斯莱克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又提出“概念史”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学者们又在新的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思想史的“国际转向”。目前,思想史研究一方面正在深化对具体内容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同时展开了对思想史研究范式本身的反思和讨论。而对这种学术史的梳理和反思将会有助于我们理解欧洲学术界研究范式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和动力,以及重构思想史研究未来的取向与学术特性。

【关键词】欧洲/思想史研究/范式转换/学术路径

【作者简介】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西欧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概念的形成与演进”(项目批准号:11JJD840008)和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当代欧洲思想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考察”(项目批准号:14ZS014)的阶段性成果。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Zhang Rongfang (张荣芳) on Chen Yuan’s (陈垣) theory of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Posted on Updated on

陈垣的“史源学”与“新史学”

张荣芳

2015-12-12
史学研究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期

【摘要】陈垣是”新史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近代史学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新史学”培养人才,首创”史源学”和”史源学实习”课以及讲授、实习方法。”史源学实习”课,是陈垣”不吝金针度与人”品质的体现,教学效果甚好,培养了不少史学名家。

【作者单位】张荣芳, 中山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陈垣 “新史学” “史源学” “史源学实习” 《日知录》 《廿二史劄记》 《鲒埼亭集》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see here.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Zhou Wenjiu (周文玖) on Zhu Xizu (朱希祖) and the Institute for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Posted on

朱希祖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

周文玖

 

2015-11-14
史学研究


【作者简介】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文章来源】《史学史研究》2013年第4期。

【内容提要】作为章太炎的弟子,朱希祖在辞去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后,加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做专任研究员,然任职三月,即被改为特约研究员。朱氏由此与史语所逐渐产生疏离。本文以史语所工作报告及台湾史语所保存的朱希祖、傅斯年、陈寅恪相关书信为基本材料,详细梳理聘任、改聘过程,并对改聘原因作了深层次探讨,认为除了有朱氏自身的责任,更与傅斯年对章门的态度及其门派思想有关;虽然如此,稍后朱希祖、傅斯年等人关于明成祖生母问题的论争,仍属于对具体问题的学术探讨,与治史理念关涉不大。

【关 键 词】朱希祖/史语所/傅斯年/专任研究员/特约研究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民国时期史学之研究”(10JJD770005)阶段性成果。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see here.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Tang Shichun (唐仕春) providing an overview over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social history for the year 2014

Posted on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扫描:2014

 

2015-12-02 唐仕春
史学研究

【致谢】感谢作者授权平台发布此文!


【文章来源】《河北学刊》2015年第5期。

【摘要】2014年度,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亦有突破理论、视角瓶颈的反思与探索。电子资料的海量增加,统计、调查资料的涌现,社会史研究中引入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模式值得期待。市政建设、城市空间、城市建筑等方面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社会治理受到关注。近代精英思想与大众文化的交融和互动,生活方式变迁取得新进展。社会结构、社会治理、慈善、灾荒史等领域需要拓展研究视角。医疗、卫生、环境史以及公众史学、新文化史、历史记忆等领域的实证研究有待深化。

【关键词】近代中国 ;社会史; 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

【作者】 唐仕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see here.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Discussion between Ma Yong (马勇) and Qin Hui (秦晖) on Qin Hui’s new, recently banned publication

Posted on

据新成果整理出对中国近代百年的新理解

秦晖

来源:上海书评微信公众号2015-11-21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秦晖新著《走出帝制》(群言出版社)近日出版。该书出版座谈会于2015年11月2日下午在腾讯希格玛大厦举行,刘志琴、马勇、黄道炫、丛日云、荣剑、雷颐、王焱等出席了座谈会,刘苏里担任主持。我们经授权刊选摘了部分座谈内容。

秦晖:这里头的内容是年初写的,主要是辛亥百年和今年新文化运动百年,乃至这期间的一些事情写作。但是这个想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因为在序中也讲了,这些年来,改革从80年代到现在经历了从“荆轲刺孔子”转向“荆轲颂秦王”的过程。80年代很激进,批判传统批判得很厉害,但是那个激进带有一种很表象的性质,因为李泽厚出国后就讲“那个时候大家也不是真的对孔子有那么多意见,而是因为惹不起秦王,只好去刺孔子”,所以那个激进本来有点滑稽。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