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September 2015

Oral history of the Mukden Incident to be published soon

Posted on

纪念“九一八”: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即将出版

杨永青

来源:凤凰历史2015-09-17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凤凰历史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及“九一八”事变84周年,国家图书馆与中信出版集团合作,即将于10月出版“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系列丛书《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最危险的时刻–东北抗联史事考》和《请把我埋在战斗过的地方–追寻抗联记忆》。

2011年9月,国图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而举办的一场名为“白山黑水铸忠魂”的展览,展出了馆藏东北抗联相关的珍贵文献近200种,以及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图书馆(国图的前身)第一任馆长冯仲云的手稿。在展览开幕式上,当冯仲云的长女冯忆罗得知国图即将开展“中国记忆”项目,进行东北抗日联军口述史料采集的时候,她马上向项目工作人员介绍了当时还健在的几位东北抗联老战士的情况,并建议对他们进行口述史采访。由于口述史工作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参加到拍摄采访的团队中,才能把握采访内容,冯忆罗随即又推荐了史义军和姜宝才这两位多年从事抗联历史研究、走访过多位抗联老战士的资深研究者,作为“东北抗日联军”专题的特邀顾问。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You Jianming (游鉴明) on oral and gender history

Posted on

 口述历史与性别史研究

游鉴明

来源:明清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2015-09-28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1 近代口述历史的缘起

一般人以为口述历史是由西方传入的,其实早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便已采取“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方式撰写老百姓的生命史,但《史记》后来成为历史经典,口述历史并没有在中国史著撰写上形成范式,这种情形也同样出现在西方。19世纪中期以降,西方史学界对史学的研究重新反思,最大的变动莫过是关注国家与政治事件的史观受到怀疑,接着受年鉴学派以及新社会史、新文化史兴起的先后影响,一种由下而上、关心寻常百姓或不同地区历史的书写方式逐渐成型,历史研究也由大历史扩展到小历史、微观史,口述历史因此有了大好的发展机会。“口述历史”这一名词是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伦·芮文斯(Allan Nevins)所提出,之后口述历史正式进入学术殿堂。

                                               ▲ Allan Nevins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Jiang Meng (姜萌) on the impact of national and racial consciousn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Posted on

国族、种族意识纠结下的《新史学》

——兼谈历史书写主体问题对清末新史学的影响

姜萌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2015-09-25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作者简介】姜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内容提要】1899-1902年间是梁启超政治思想变动最激烈的时期,亦是他酝酿并提出“新史学”的时期。在“反满”与“保皇”之间的徘徊,使其在史学表述上尽管常常坚持国族立场,但有时亦冲破理性的束缚,流露出种族主义倾向。在反满意识最强烈的1902年,梁氏一度因种族意识趋向强烈使其难以确定历史书写主体,影响《新史学》的写作与发表。直到《新史学》即将完成时,梁氏才将“新史学”确定为以“进化论”和“国族观”为基础的“文明史学”。写谁的历史和如何书写是中国现代历史书写萌芽时期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在政治分歧明显与族群矛盾激烈的清末,写谁的历史问题直接决定了如何书写问题。相较于汪荣宝、刘成禺等人的观点,梁启超用国族立场消解种族意识的思路,提倡书写可以促进中国境内各种族增强国家认同的中国史观念,颇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国族意识/种族意识/历史书写主体/梁启超/《新史学》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明德青年学者计划)“族群、革命与现代化——清末民初的中国历史学”(13XNJ021)。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Publication on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nihilism and on how to overcome it

Posted on

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及其克服

来源:史学研究微信公众号2015-09-27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本书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借鉴中外学术资源,以理论与实践、评价与规范相结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理问题做深入分析。从历史存在的一维性、历史研究的主体性,探讨历史认知的虚无主义风险;从历史事实的“实”与“虚”,历史解释中的“效果历史”,挖掘历史虚无主义的解释逻辑;从历史语言及其叙事性,解开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学外衣;从历史文艺作品的“去历史化”和恶搞经典调侃历史等现象,分析后现代史学的虚无主义效应。本书最后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和历史价值论等角度,回应历史虚无主义并重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Article on the meaning of Chiang Kai-shek’s escape to Taiwan in 1949 for Chinese culture

Posted on

1949年蒋介石从大陆带走的不是黄金,而是…

来源:原史部落2015-09-23 应天书院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当我们谈论中华文化在台湾时,想到到不应该仅仅是胡适、钱穆、傅斯年们,在那个大江大海的年代里,还有他们,也来了台湾。

49年后,蒋介石离开故土,到死为止,再没离开台湾半步。从打赢对日抗战,到仓皇辞庙、转进台湾、坐困愁城,前后不超过五年时间,人生大起大落,不过如此。当我们谈论“蒋介石从大陆带走了什么”时,我们最爱谈的是什么?上世纪八十年代,最爱说的是“黄金”,痛心疾首之余,似乎这也成为了台湾经济远远发达于大陆“最合理”的解释;到了九十年代,那点黄金大概也看不上了,“富而知礼”的咱们最爱谈的变成了“故宫文物”,“翡翠白菜”被传说得神乎其神;再到了这十多年,据说咱们对文化的理解水平已经超越“器物”而飞跃到了“重道”的层面,中研院那批赴台的文化大师们成就了中华文脉在台湾的现实与想象。当然,间或的,我们也还记得起一起去台湾的那1080个“万年国会”国大代表们。按照当下最流行的说法,蒋介石不仅将中华民国的“政统”(“法统”)带去了台湾,还带走了“学统”和“道统”。如此,“残山剩水”才有了“大江大海”的气象万千。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Chen Hongmin (陈红民) on new historical material for research on Hu Shi (胡适)

Posted on

胡适研究的新史料

陈红民

来源:鸣沙微信公众号2015-09-22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编者按
  “史学研究的魅力在于,可以通过不断地发掘新史料来修正既有研究的结论,或发现新的课题。”本文选辑了作者在研究蒋介石与胡适交往过程中新发现的史料。
                                               陈红民教授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既有课题的深化,新课题的开拓,均有赖于新史料的发掘。学术界对于胡适的研究,成果颇多、史料发掘也较为充分。笔者在研究蒋介石与胡适关系的过程中,发现若干相关的新史料,且数量不在少数,在此披露补充,以期对同仁有所启发,对胡适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1
蒋介石日记
  现藏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日记,其史料价值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蒋介石日记中有许多与他人交往的记录,或是其对人对事的观察与思考,胡适是蒋日记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物之一。透过蒋的日记,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胡适与蒋介石交往的细节,及蒋对胡的看法。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Yang Xiangyin (杨祥银) o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oral history

Posted on

口述史学的数字化转型

杨祥银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9月21日第20版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作为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口述史学的兴起与发展直接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发展。美国现代口述史学代表人物阿兰·内文斯就曾直言:“口述史学诞生于现代发明与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个人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数字化革命改变着我们记录、保存、编目、索引、检索、解释、分享与传播口述历史的方式。这既给口述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以书写抄本为基础的口述历史传统模式带来严重挑战,甚至在最基本的术语使用问题上,“数字化讲故事”也开始逐渐代替“口述历史”。从数字化记录、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传播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口述史学的数字化转型轨迹。

数字化记录使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历史学家。作为核心环节,口述历史访谈过程的适当记录是实现口述历史资料后续处理和有效应用的基础。因此,在过去60多年间,口述历史研究者总是紧随记录(录音与录影)技术的发展潮流。自第一套记录设备问世以来,口述历史研究者所使用的记录设备与技术经历了相当显著的变化,从最初的蜡筒式留声机一直发展到今日的网络应用程序。美国民间口述历史推动机构——故事团(StoryCorps)于2015年3月发布了免费移动应用程序“StoryCorps”,试图真正实现“自己动手做口述历史”。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口述历史研究者也开始通过网络摄像机和远程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进行突破地理障碍的“跨空间访谈”,这不仅严重挑战传统的“面对面访谈”模式,同时也对口述历史最基本的定义、方法与理论等产生重大冲击。记录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研究者与未来的潜在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口述历史资源,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普通人参与到这场“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的学术与社会运动当中。在某种程度上,数字化记录技术为实现口述历史的“民主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条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这一目标。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New article arguing that the fight against historical nihilism necessitates a fight against neo-liberalism

Posted on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还要反对新自由主义

滠水农夫

来源;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2015-09-22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并借此否定中国革命的成果社会主义制度,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就是公有制。

前一段时间,由《炎黄春秋》诉郭松民、梅育新案,引发体制内外联合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小高潮,成绩值得肯定,但形势仍不乐观,为何?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是与历史虚无主义的“表”在斗争,还远远没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里”展开交锋。

其实只要透视历史虚无主义的“里”,我们就不难发现“新自由主义”的影子。不错,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并借此否定中国革命的成果社会主义制度,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就是公有制。因此说,历史虚无主义醉翁之意不在否定革命,而在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为复辟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开方便之门。由此看出历史虚无主义不过是从意识形态方面对社会主义的颠覆和进攻,而另一方面则由新自由主义统领,从经济基础方面展开的对社会主义的颠覆和进攻,通过奉行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进行市场化改革,一步步将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市全民所有制演变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历史虚无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不过是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和进攻的两手,一手宣传发动,一手具体落实,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目的是彻底瓦解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复辟资本主义制度。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Zhang Baoming (张宝明) on the state of research on modern intellectual history

Posted on

近代思想史研究是热烈还是冷静

张宝明

来源:1439期第5版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热点与对热点问题的阐释和回答都是必要的,问题是作为后学的“研究”,对同一个人物、事件、思潮的结论不能有太大幅度的“摆”,这个“摆”一定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人类核心价值的,否则思想史研究就是不可思议、不能容忍甚至是不严肃的搞笑噱头剧。

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曾一再强调:“我总是生活在表层上。”但他的话外音还需要我们的学术思考有一种理性的清醒:思想史不能总是浮于历史表象的思考。思想意味着受难,思想者就是被钉在思想史十字架下的受难者。当思想史的化石需要思想史家用学术解剖刀挥斥方遒时,当思想史家面对悬崖峭壁无所适从时,是纵身一跃化作一道美丽瀑布,还是犹豫踯躅、蜷缩四肢、收缩视野而面壁或说回避,这是思想史研究面临的大问题。一言以蔽之,在强调担当的今天,时代呼唤视野在放大、触角在伸展、思考在深处的思想史家。

1
史学家需要冷眼

学问也是问学。思想史的学问既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一双冷眼。在学术界热点迭出的当下,我们更需要立足于具体的研究领域进行冷思考。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Luo Zhitian (罗志田) arguing that what the writing of history needs most is imagination

Posted on Updated on

史学最需想象力

罗志田

来源:明清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2015-09-22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史家不能因为史料的空缺而主动“湮没”一段历史,须发挥历史的想象力,连接历史可能隔断之处。

                                                                                                                                                      ——罗志田

以我的陋见,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学生的想象力装上翅膀,可以翱翔于学术、知识和思想的宇宙之中。在各学科中,历史学尤其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遗憾的是,一般人的看法,史学恰是既不需要也最缺乏想象力的(一位史学出身的杂志主编即曾如此对我说)。这是我们大学历史教育失败的表征,应该引起我们这些教史学者深自反省。此事要紧,我只能多引一些通人的见解,看看过去关于史学与想象力的关系有些什么看法,以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史学勿需想象力的看法素为非史学者所相信,钱锺书曾半带挖苦地说:“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算不得考据;或者变成不安本分、遇事生风的考据,所谓穿凿附会。”在他看来,“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的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这是“它的艺术的责任”。简言之,“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

钱先生是读集部书的大家,今日也有人在发掘其史学方法。然而集部书中究竟“文学”成分多些,曲传人物“未吐露的心理”,尤为钱先生最所擅长。不过,当年学了唯物史观的郭沫若曾特别强调,他们的古代“批判”与胡适等人的国故“整理”不同:胡适等只要“实事求是”,他们却要在“实事之中求其所以是”;胡适等的整理只能“知其然”,而他们的批判则要“知其所以然”。不论郭沫若对双方的判断是否准确,史学不仅“断定已然”,更要探寻“所以然”,应当是不错的。

▲钱钟书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Luo Shijie (罗士杰) on what kind of historian he wants to become

Posted on

我想成为怎样的历史学家?

罗士杰

来源:明清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2015-09-21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作者简介:

罗士杰,台湾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研究领域为:晚清到民国史(未来将延伸至1949年迄今)、民间宗教与地方政治、19世纪至20世纪地方社会研究。

我出生于台中新社乡下,从小就很喜欢听外公讲故事。外公只是一个普通的台湾农夫,没受过太多教育,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是年轻时当过快两年的日本兵。跟住在山里的祖父母家相比,外公家显得特别干净,我到现在都还可以清晰记得,不光是地上一尘不染,连割稻子用的镰刀和其他农具,外公、外婆都可以整整齐齐地按照大小依序地挂在墙上。那时我心想:一样是祖父母辈,生活习惯怎么会差这么多?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Gu Su (顾肃) on the current conflict between radicalism and conservatism in current Chinese thought

Posted on

当代社会思潮中的激进与保守、左与右之争

顾肃

来源:中国好学者微信公众号2015-09-22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近年中国理论界围绕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分配政策展开了争论,不同派别的理论诉求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通常被划分为激进与保守、左与右的思想派别之间展开了持续的争论,诉诸各自的理论,提出了相应的社会构建和改造的方案。这些争论带有中国当前社会状况的某些特点,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左派与右派,但在思想上仍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uang Moyan (黄摩崖) on the historical faith of the Chinese

Posted on

中国人的历史信仰

黄摩崖

来源:现代大学周刊微信公众号2015-09-23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信仰乃是中性词,本无善恶好歹,它坚定时异常强大,可使人类迸发出难以估量的力量;而它衰落时又异常脆弱,且极易失控,带领人类犯下一桩桩罪恶。

儒家是不是宗教?孔教该不该建立?中国人是否该选择儒教?此均是近世中国热议的话题。然而,这其间的讨论颇有些混乱,至于“孔教”运动是否为一闹剧,真该从“正名”做起。

“宗教”一词译得不甚好,并未抓住核心,其应作“神教”。“儒教”之名早已有之,并不待西学舶来而成。儒教之教,乃是“文教”、“礼教”与“圣教”,其信仰者是“圣人之徒”,而西人之教,乃是神教无疑。欧洲中世纪有所谓“两剑论”,即神权与政权平起平坐,互不进犯。此论企图在政治中捍卫上帝与凯撒的二元结构。而中国政治则倾向于圣人与君主的二元结构,圣人一般是逝者,包括先王与前贤,孔子较为特殊,他是“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Luo Zhitian (罗志田) discussing Zhang Kaiyuan’s (章开沅) research

Posted on

章开沅九十华诞︱罗志田:走出中国近代史

罗志田

来源:澎湃新闻2015-06-30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编者按】

章开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辛亥革命研究、张謇研究、中国商会史和教会大学史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研究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学高识阔,著作颇丰。由他主编的《辛亥革命史》曾享誉海内外学术界,得到学者的充分肯定和尊崇。

2015年,恰值章开沅先生九十寿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7月出版《章开沅先生九秩纪念文集》,文集收录章门弟子以及学界友人撰写的纪念文章。经出版社授权,澎湃新闻选取四篇发表。

我与章开沅先生,不是师生的师生

得朱英兄示,《章开沅文集》即将出版,闻之欣喜不已。

开沅先生其实是我的业师,虽然为时不长。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时,适先生在邻近的普林斯顿神学院访问研究(1990-1991学年),林蔚(Arthur Waldron)师遂请先生客座,给历史系研究生开设辛亥革命的讨论课,我便在那里师从先生。刚开始彼此不熟悉,记得先生某次还笑眯眯地说,这个繁体字我们罗先生恐怕认不得吧(盖那时在美国念书者不少是学英语出身)。我印象很深的是,先生一开始就讲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像我这样有点叛逆倾向的,在国内便对此不以为然;而先生在美国特别讲此,并不“入乡随俗”,倒让我很佩服。

章开沅

Niu Ruixue (牛瑞雪) on history textbooks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Posted on

战火中不灭的民族魂:抗战时期教科书

牛瑞雪

来源:《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9月09日   14 版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Liu Pujiang (刘浦江) deconstruct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different views of history applied to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Posted on

太平天国史观的历史语境解构

——兼论国民党与洪杨、曾胡之间的复杂纠葛

刘浦江

 

来源:近代史研究微信公众号2015-09-0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here and here.

 

作者时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原文载《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2期,注释从略

晚清以来,太平天国可能是评价最为纷歧、是非变幻最多的一段历史。在清朝统治者眼里,太平军是“粤匪”、“发逆”;在清末革命党看来,太平天国是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运动。民国以后,太平天国民族革命史观得以确立,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与太平天国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也得到普遍承认。然而,自20世纪30年代初以降,在清末民初被革命党目为“汉奸”的曾国藩,又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研究者据此认为,南京政府建立以后,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的转变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历史的真相远非如此简单,国民党对于洪、杨与曾、胡的态度,其实是颇为微妙而暧昧的,其中还纠结着国共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至于国民党有意淡化它的民族革命传统与太平天国之间的渊源关系,则已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所谓“学术流变,与时消息”,国民党太平天国史观之嬗变,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乏深入发掘研究的价值,通过对它赖以生成的历史语境加以解构,可望澄清某些似是而非的认识。

 一、 太平天国的“民族革命”想象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Ding Yizhuang (定宜庄) on “The oral history of old Beijingers”

Posted on

“天子脚下”的百姓生涯

——关于《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

定宜庄

来源:《博览群书》2010年第2期,口述历史微信公众号2015-09-16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我做了10年、最终以《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为书名出版的口述史作品,我将它定位为一部以口述访谈为主的史学专著。我想做的,是通过对若干人进行口述访谈的方式,从个人的角度,亦即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过程的角度入手,来追溯百年来北京城的历史。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看北京人如何记忆和表述他们的过去,他们怎样把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怎样使过去变成现在的一部分,还有,就是他们如何运用过去来诠释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眼中的这个北京,正是这些,构成了历史记忆过程的本质,这是这本书的宗旨。

我所理解的口述史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Song Shaopeng (宋少鹏) on the revolutionary view of history and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

Posted on

革命史观的合理遗产

——围绕中国妇女史研究的讨论

宋少鹏

来源:《文化纵横》2015年8月号,共识网2015-09-24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摘要:这些研究对于妇女主体性的挖掘,确实让我们头脑中的被婆家拐卖的“祥林嫂”的形象轰然倒塌。这些研究展示出传统社会中的女性们远不是儒家意识形态的简单受害者,她们是儒家意识形态的维护者,甚至有权操纵的一分子。

反思五四妇女史观

十年前,曾有一位美国的中国妇女史学者问我,1919年为反抗父母包办婚姻,在花轿里刎颈自杀的长沙赵五贞女士有没有主体性?瞬间把我问住了,不知如何作答。赵五贞事件是近代妇女之死中非常著名的事件之一。赵五贞,长沙南阳街眼镜作坊赵某之女,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许配给年长自己许多的吴姓商人为继室。花轿到吴家门口时,媒人掀开轿帘,发现其自杀。赵五贞之死引起了湖南媒体的极大关注,发酵成声讨传统婚制、支持自由恋爱的新文化运动的强大舆论,青年毛泽东就此事在报章连发九篇文章参与讨论。赵五贞,也成为了五四妇女史中传统父权制和旧婚制的受害者。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Li Jianming (李剑鸣) on how popular historiography challenges professional historians

Posted on

通俗历史,何以职业史家缺位?

李剑鸣

来源:明清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2015-09-16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一个健康的社会,必定需要准确可信的历史知识。但这种需要并不意味着每个人或多数人都去读历史书,而主要是说,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应当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因此,对史学界来说,目前亟待处理的问题,并不是向大众普及历史,而是如何向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的人讲授历史。一个社会需要的主要不是“好玩的”历史,要图好玩,可以有各式各样的方式,不一定非拿历史“说事”不可。历史知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即事实信息准确,意义诠释准确,以及文字表述准确。不准确就不是历史。但准确的东西往往不“好玩”。如果把历史说得很“好玩”,就难免损害准确性。这是难以两全的事。有不少史学著作富于文采,有可读性,但并不一定就是通俗历史,更不能等同于娱乐性读物。首先要区分通俗历史写作和娱乐性历史写作。前者是用优美可诵的文字深入浅出讲述相对准确的历史知识;后者则采取“搞笑的”、“戏说的”方式,用历史为原料来制作大众娱乐快餐。其次要区分可读的学术著述和好看的通俗读物。现在经常有人拿坊间那些畅销的娱乐性“历史”读物,与司马迁的《史记》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相比,这不免有点“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的味道了。《史记》虽以文采和故事性著称,但它是经典的史家著述,包含“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深切用意,并不是为汉代普通读者制作的消闲读物。《万历十五年》固然以优美可读而闻名,但它既不通俗,更非娱乐,而是十分高深的学术著作。它通篇讲述万历年间发生的各种“小事”,旨在探究明代乃至整个中国中古历史的症结,指出一个以道德代替法治、缺乏数目字管理的社会,会出现怎样的局面。书中虽然没有多少直接引文,但文辞优美而不失学术矩度,表述生动而讲究根据来历。同样是畅销书,何以有的书能够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共同赞誉,而其他的书在学术界则不是受到冷遇,就是遭到恶评呢?这似乎不能简单地用“酸葡萄心态”来解释。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Historian Zhang Baijia (章百家) o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s a turning point in Chinese history

Posted on

抗战——中国历史转折的枢纽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章百家

《财经》记者 马国川

来源:《财经》杂志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年09月15日

For the original website please see here.

70年前,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从此每年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战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历史学家章百家对《财经》记者说,“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章百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曾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在今年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章百家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总结了中国抗战的特点,阐述了中国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章百家看来,中国抗战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决定性力量,对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夺取最后胜利是不可或缺的。“在更宏观的视野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转折的枢纽。”章百家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的前途和战后的世界格局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